Software Builders’ Night 係我喺 Google Developer Group 搞嘅第一個活動,有一個長遠目標及與別不同嘅實踐方式,名符其實係「我推的活動」。
正所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搞嘅活動希望至少自己是滿意的。
十年以嚟,我用 Audience、Organizer、Speaker 身份參加過不同大大小小嘅 Event 例如 RISE、Cloud Summit、Show me the code、HKOSCon、Web Submit、DevFest… 等等,每個身份體驗我都有思考各種各類的期望。
今次搞 Software Builders’ Night 就係要滿足哂三個身份嘅期望。
Audience
- 希望門票是免費的
- 希望可以即時問下啲唔明嘅內容
- 希望知道點樣先可以成為 Speaker,究竟係咪靠關係
- 希望知道搞呢類型嘅 Event 有咩要考慮
- 希望知道幾時會有下次
- 希望時間唔好係星期五、六、日- 希望有嘢學、拎得走、識到新朋友
- 希望可以拎到份 Presentation Slide
- 希望獲得一啲職業上的方向及發展心得
Speaker
- 希望主辦方會有錄影
- 希望主辦方有一個 Public Portfolio Reference
- 希望可能遇到不同 Domain 嘅人一齊討論相近問題
- 希望 Presentation Slides 準備得有價值
- 希望可以獲得動力推動自己深入研究
- 希望可以收集 Audience 意見檢討
- 希望可以與 Audience 有時間交流
Organizer
- 希望可以貫徹 Event 目標
- 希望可以透過以往 Event 目標質素及人數搵到同路 Sponsor (場地 / Refreshment / SWAG)
- 希望不斷搵到新高手做 Speaker
- 希望可以全院滿座- 希望免費門票都會有高成數出席率
- 希望可以有 words of mouth 見到人聯朋結隊咁一齊參加
以上係我有嘅期望,而總結後得出圖中三個結構性元素必須於 Software Builders’ Night 實踐。
- Transparent Operations
- Community Driven
- Mutual Growth Driven
Transparent Operations
在設計上利用 GitHub 平台將所有流程透明及公開地進行包括 Organizer Handbook、Speaker Onboarding、Talks Submission、Panel Discussion Title。
Community Driven
根據 Community 在 GitHub 上的 Reaction 去排 Priority。同時也歡迎任何人的 Pull Request Contribution 及其它 Event 參考我們的 Model 進行 Fork。
Mutual Growth Driven
我鼓勵 Audience 或 Speaker 之間可以有 pre-talk discussion / post-talk discussion 亦是在 GitHub 上進行,也會為 Speaker 在分享後收集 匿名 Audience Feedbacks 去協助 Speaker 成長。
總語
以技術會友係我一直想做嘅事,但如何建立一個系統有效率地做得好及處理 Scalability 問題更是我一直希望能透過設計去解決。最後希望參與這個 Software Builders’ Night 的朋友可以有以下體驗:
聽君一席話,勝做十連 Search!
今次小試牛刀,座位有限,你報咗名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