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寫咗一篇關於 Azure Spring Cloud《尋找 Zero DevOps 的清新感覺》,文中提到 Open Azure Day 的 Virtual Event 會有 Azure 專人介紹 Spring Cloud,但 Virtual Event 舉辦時間正正就係打工仔辦工時間,相信大部份人都未必可以抽空去睇 Live,仍然有興趣嘅朋友可以直接睇 Open Azure Day 重播:
筆者汲收這類技術資訊時,會偏好選擇睇重播多過睇 Live (除非 Live 有 Live Q&A 可以即時發問),亦想透過此文章想分享少少筆者近幾年調整了的心態。
Consume ≠ Enjoy
首先要搞清楚一點,你可能會非常欣賞一條免費 Technical Video 的技術內容,也可能對講者抱有感激之情,但
你從來都唔會「享受」一條 Technical Video
因為 Technical Video 沒有華麗逼真的特技效果、沒有振𡚒人心的背景音效、也沒有精湛動人的演技,只有冷冰冰的 Speaker Deck 、沒有調過顏色的 Screen Recording、少量肢體語言及不加修飾的旁白,絕對不可能令你有「視覺享受」或「聽覺享受」,既然不是「享受」就應該採取以高效率的方式吸收 Technical Video 的資訊,留更多時間去「享受」其它嘢或吸收更多資訊。
「睇重播 V.S. 睇 Live」至少多三個好處,睇重播
- 可以快速跳住睇哂所有 Decks 去了解「標題與內容是否有乎合預期」
- 可以自由選擇 Playback 速度
- 可以飛走啲意義不大的交接位
分享一下自身經驗,筆者會視乎講者的說話速度去調較播放速度,通常介乎 1.5x - 1.75x 速度咁去播!最常見的 Technical Video Content 當然是在 Youtube 一些 Conference 的重播,設定如下:
不過,就算有心態及有 1.5x 設定也不代表你就可以「高效率地汲收一條 Technical Video 的內容」,情況如同就算有足夠精神、一部頂級電腦、機械鍵盤、Licensed IntelliJ IDEA Ultimate 及 GapStyle Productivity-oriented Syntax Highlighting Scheme 也不代表你能夠 「高效率地做 Development」。
因為大部份事情都不可能奇蹟般地變得高效率,要高效率地做一件事,必須透過日常鍛練、日積月累相關嘅經驗才可以達成。
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一開始要習慣加速播放會有一定困難,未必可以理解得切相關內容(尤其是非母語),建議先開 1.25x - 1.5x 左右,中途未可以及時理解就可以馬上暫時,理解到之後再繼續播放。
不過 Azure 採用的串流平台的 Web Player 不支援調較播放速度,有啲失望,所以筆者強烈建議簡單地用 Chrome Extension + Simulate iPhone Mode 將 HLS 下載成一條 .mp4 Offline 加速睇。
筆者相信每個講者出身自不同背景,在分享同一個觀點時都會有差別,所以每一個 Technical Event 都一定「有嘢拎得走」,加上 Open Azure Day 難得係廣東話 Sharing 少咗層語言 Overhead,如未知有冇興趣睇 Open Azure Day 重播嘅朋友,筆者 Highlight 咗一啲幾有趣嘅 Slides,睇下中唔中到你想要嘅技術資訊。
Open Azure Day Walkthrough
Be Future Ready with Azure (10:16 - 23:10)
前段 Brendan Burns 講得幾好,講到好多方向性嘅嘢包括點樣看待 Open Source,方向上啱聽,幾值得了解下 Public Cloud 點樣「道德地」 Leverge Open Source 做 Brand Building,未來做到幾多就拭目以待。
講多少少,近呢幾年自從 Microsoft 2014 換咗 CEO 之後,Microsoft 好積極推 Linux 及 Support Open Source,以下我覺得有幾件大事一定要知:
- 2016 年喺 Windows 10 (1607) 加入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WSL)
- 2016 年 .NET Core support Linux
- 2017 年 MS SQL Server support Linux & Docker
- 2018 年收購 GitHub
- 2020 年喺 Windows 10 (2004) 推出第二代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WSL2)
不再無視實際需求咁盲推 Windows Server、盲推用 Windows 做 Development Machine,所以呢個 Azure Opening 係幾值得聽下。
Architecting Secure Enterprise Ready Solutions for the CLoud with Azure and MySQL - Magento & PayMe for Business App (55:11)
片中提到 Magento(eCommerce platform) Best practice 以及 PayMe for Business 有用緊 Azure MySQL 儲 Transactions,想了解多啲 Managed SQL Service 其實有咩功能或者點樣幫到一個業務。
Running SAP with SUSE on Azure(1:02:28 - 02:02:33)
接著就係講 SUSE 以及 SAP,一個 Business Decision 多過 Developer Oriented 嘅 Talk,但中間有個得意位有提到 Split Brain,一個 Distributed Cluster 有機會遇到嘅問題(筆者以前嘅公司做 Akka Cluster 都遇過),未了解過嘅 Split Brain 係咩概念,值得 Google 下或者聽下呢個講介紹同埋點解決。
Split Brain & Fencing(1:19:38 - 1:21:50)
The Cloud Native Platform for your Microservice Apps with Azure Spring Cloud in real life (02:11:30 - 02:38:30)
一開始簡單介紹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以及執行時遇到嘅 Pain points,概念上同筆者早前寫嘅 Spring Cloud 文章 Share 差不多的諗法,不過佢有一個好詳細嘅 Walkthrough DEMO,如果主攻 Spring 嘅朋友可以了解下手上有咩籌碼。
Building Resilient, Mission-Critical Apps with Azure Database for PostgreSQL (02:38:48 - 03:16:38)
呢個比起 MySQL 嗰個有少少唔同,講下 Microsoft 同 PostgreSQL 嘅特別關係,例如收購咗 CitusData PostgreSQL Solution、邀請咗幾個 PostgreSQL Contributors Join Microsoft 等等 ⋯⋯ 之後主要都係功能介紹
- Managed Azure Database For PostgreSQL 基本功能及好處
- Flexible Server 新架構有咩優勢
- HyperScale(Citus) 做到 Distributed + Horizontal Scaling (3:01:00)
- HyperScale 可以透過 Azure Arc Deploy 去 on-premises (3:03:48)
了解一下市面上 Managed Distributed Database
Flexible Server (2:53:22)
High Availability Zone (2:57:18)
Single Server V.S. Flexible Server (3:05:30)
Accelerate and Secure Software Development with GitHub and Azure (03:17:13 - 03:46:57)
簡單講下點解要揀 GitHub,之後有一個 Software Development Walkthrough DEMO 去體驗 GitHub Action 同 Azure 嘅 Integration。
呢個年代,因為智能電話普及,花時間在 Online Activity 嘅比例愈來愈高,而接觸面依然離不開 Software,隨住入行嘅人愈來愈多,要保持有效率地做一件高質素嘅 Software 難度就愈高,五花八門嘅工具點樣夾埋一齊用去解決問題,值得花小小時間認識一下。
結語
科技日新月異,每幾個鐘就可能有一個新 Open Source Software / Managed Service 想解決一個問題並改變世界,雖然能屹立於社群中的只有極少數,但筆者可以肯定一點就是:
表象上,新技術是「既得利益者」永遠的敵人
由科技巨頭帶起的 Full Open Source Software 以及 Managed Service 並不會空穴來風,能夠冒起並走到現在的必有過人之處,可以更高層次、更低學習成本、更高效率、更穩定地完成以往高難度的需求、更能夠解決一些「上一代接近不可能」的難題。
從表象上去理解,新技術抺殺了一班在 Software Engineering 打滾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既得利益者」修成的正果,卻偏幫了一些一開始已接觸新技術的「零包袱」新人;可是在筆者角度,如若「既得利益者」能運用自己歷來的經驗以更高效率的姿態去了解、分析、運用新技術可取之處、避過新技術有可能產生的問題,競爭力只會按年遞增,能設計的 Solution 有增無減!
若把「汲收新技術」看成為一項無終點的鍛練,最重要就是調整自己心態、調節適合自己的節奏,不鬆不緊地抓住所有機遇,享受每個階段修成的正果。
有涯自隨無涯 不亦樂乎?